你可曾有过这等滋味?胸中自有丘壑万千,欲成之事,欲为之人,清晰明确,可脚下总似踩着棉絮,心头空落,七上八下,没个着落?尤其是像我这般创业之人,欲在泥淖中开辟新路,或高举一面旁人看来痴傻的理想大旗时,那份虚浮无力之感,怕是更如影随形,噬人心魄吧。
今日,不谈玄妙,只说一件性命攸关的硬事——如何铸就那内心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的“底气”。所谓自信、气势、心态,皆由此而来。这股力量,从不由人馈赠,亦非环境所能左右,它必须,也只能由我们自己一砖一瓦,从心底深处,亲手构建。
试想,漆黑怒海之上,狂风如兽,巨浪滔天,一叶扁舟,何以不覆?凭的是那沉甸甸的压舱石,是那深埋船底、稳住重心的铁疙瘩!强大的自信与底气,便是你我于人生风暴中赖以存身的压舱之物。失了它,便如无根之萍,风中飘零,他人一句闲言碎语,路上一块绊脚小石,都足以让你阵脚大乱,乃至丢盔弃甲,一败涂地。更可怕的是,一旦恐惧盘踞心头,如毒蛇缠绕,那孤舟面对无垠黑暗的绝望,只会让你手忙脚乱,错上加错。
所以呀,这内信的硬气,是想过安稳日子也好,追求宏图伟业也罢,都不可或缺的“定海神针”。它必须要有,且必须坚固!有了它,你才稳得住,立得定。
那么,如何才能锻造这股强大的内在力量,让内心坚不可摧?
首先,你必须深植一个信念:功不唐捐。 这四字,并非空头许诺,乃是朴素的因果: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,今日淌下的汗水,付出的心血,纵然当下不见花开,也已在无人看见的深处,积成沃土,滋养来日。我们要像对待日出月落那般,笃信这点!
一旦这个想法扎下根来,你的目光便不再游移于“何时功成名就”的虚妄,而是凝聚于“此刻我手头正在做什么”。信念是颗种子,埋进心田,用当下的专注与行动去浇灌、去呵护即可。
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。日月盈昃,辰宿列张。寒来暑往,秋收冬藏,这些本是自然规律,所以不必焦灼,不必四顾盼望他人的赞许或侧目。那光芒,他人暂时不见,无关紧要。根扎得深,则枝繁叶茂,冲天而起,不过是时间问题,他日你卓然挺立于人前,旁人或瞠目,或惊叹,或暗自思量,咱们早非池中之物。
不过,仅凭一腔热血与信念,亦是不足。做事,尤其是开创局面,乐观与无畏乃精神之火,驱寒送暖。若失了这把火,前路便是冰封雪冻,唯有坐以待毙。但,这火光之下,更需有“规矩方圆”。世间之事,自有其脉络可循,并非混沌一片。创业也好,治学也罢,前人早已摸爬滚打,用金钱、血汗乃至性命,趟出了无数或明或暗的路径。那些所谓的“理论”,字里行间,皆是经验与教训。
当你看清此节,便知“我能行”并非空穴来风。他人能成,前人能成,只要寻得那“道”,掌握那“术”,以“学、思、践、创”之法,反复打磨,砥砺前行,就没有迈不过的坎。这,不是匹夫之勇的盲信,而是格物致知后,心中有数的“科学底气”。牛顿道破了苹果落地的天机,此乃物理,不容你置喙。成事之理,虽复杂多变,但也有其脉络章法,抓住它,便有了九成胜算。
由此观之,建立长远之信,一要知天命(认清客观规律),二要知自己(看清自身斤两)。知天命,不妄为;知自己,不妄求。自信者,知可为,知不可为,步履虽艰,方向不乱。自大者,目空一切,无视沟壑,终将跌得头破血流。可叹的是,世间多有这般人:明知差距,却瞻前顾后,看人脸色,一步三摇,如同缠足妇人,困于门槛之内。更有甚者,非要等“大人”点头,“先生”许可,方敢挪步,将无形的枷锁自套颈上,还以为是稳妥,实乃可鄙、可怜!
就拿我举例吧,去年尚是埋头书桌,孤军奋战,我创立了独木鸟创意科技有限公司,但实际上仍然只靠创作而活,和商业甚远,不过一“文人”耳,空有点理想,纸上谈兵。而今年,“理想创造实验室”启动,便不得不将创业之事,置于案头。这便是一道鸿沟,须得纵身一跃——从吟风弄月的感怀,转向柴米油盐的计算;从孤芳自赏的才情,转向为千万人谋食谋路的担当。昔日笔杆,今日或需变为算盘。这背后,是撕掉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,直面市井间的铜臭与算计,去拥抱一片更泥泞但也更广阔的天地。
难吗?自然不易。要跳出那经营多年的“舒适区”,皮肉总会有些疼痛。但,无妨!何以无妨?因我心知肚明:我的长处何在(积年累月的笔耕不断,讲故事、动人心的本领),我也知道赞成短板何在(商战之术,用人之道,太过生疏)。长处是我的刀枪,短板则是我需攻克的山头。将过往提炼成法,再嫁接上合乎时宜的策略,一步一个脚印,路自然就走出来了。如此这般,思虑通透,那所谓的“长期主义”信心,便如磐石般落定。乐观,也不再是空中楼阁。
因为我看到的,是整片森林的荣枯,而非脚下某棵树木投下的短暂阴影。故而,一时囊中羞涩,或门庭冷落,应者寥寥,这些都是征途中的寻常风雨,何足挂齿?重要的是,如何成事的“科学回路”已然打通,蜕茧成蝶已势不可阻。我长期主义的信心,主要来源于三点:
首先是价值:我深信所行之事,对这个时代,这个世界,对千千万万的人,有非常实在的意义,而非镜花水月。当今之世,人人高喊理想,却多如无头苍蝇,苦寻无门。若能以我“理想创造实验室”之探索,助千万迷途者,找到安身立命之方,点亮理想之灯,其价值之大,岂是金钱所能衡量?此乃其一。
其二,是我相信成长:这担子虽重,路途虽远,但我信,我能长出撑得起它的肩膀。这并非我天赋异禀,而是因为我相信“日拱一卒,功不唐捐”。昨日之积淀,皆为今日之基石;每一次试错,每一次迭代,都是向靶心靠近一步。这故事,我正一笔一划地写,未到终章,怎知结局?此乃其二。
其三,是享受过程:我从来不提倡苦行僧般的自虐,而是真正享受攀登途中的每一块岩石,每一次呼吸。我并不只盯着顶峰的虚名,而更沉醉于当下每一步的踏实与探索带来的欣喜。所以,我每天都可以斗志昂扬,不知疲倦,开开心心的,这本身就已是我所向往的生活。此乃其三。
至于如何将这些信念落到实处?我给自己设下了一个循环往复的“磨坊”——简称八字诀:学习、思考、实践、创作。学习,便如饥似渴,啃读经典,拆解案例(创业课程亦在其中);思考,则反复咀嚼,内化于心,不仅知其然,更求知其所以然,还和AI不断探讨,精益求精;实践,乃是关键,撸起袖子下场干,搞内测,做迭代,哪怕是碰壁,也要摸到石头;至于创作,则是将所得所感所想所悟,凝练成形,输出于外(诸位此刻听闻的“电台”,便是我日更不辍的证明)。由创作再生出新的困惑,惑而再学,循环不息,螺旋上升。
这循环一但开动,日子便如上了弦的发条,紧凑而充实。在不断的切换打磨中,人仿佛也脱胎换骨。而且如此一来,我反倒更能享受独处了。内心充盈,便无需频频向外乞求认可或慰藉。我便是自己最坚实的靠山,最温暖的炉火。
更重要的是,我学会了与自己“对话”。不是苛责,不是抱怨,而是如对知己,坦诚相待。哪怕事有不逮,也能拍拍自己肩膀:“无妨,下次再来!”有时夜深人静,对着镜子,看到的并非容貌,而是镜中自己眼中的那股劲,那份不屈不挠的神采,嘴角上扬的自信。我居然会由衷地感慨:“哇,这个兄弟的状态真好啊,真有活力!他的想法真让人神往,我好想和他做朋友,聊聊人生。”那种感觉特别棒,这便是自我陪伴的底气。
所谓“气势”,不是装腔作势的表演。而是内在精神饱满,自然流溢于外的光华。这股由内而生的蓬勃之力,能让人目光坚定,脊梁挺直,言行举止间,自有一股沉稳与力量。它既能吸引同道,亦能震慑宵小,但归根结底,是给自己壮胆,能让自己在风雨中站得更稳。
当你心态开放,如孩童漫步于沙滩,那生活中的灵感与启示,便真如潮水送来的贝壳,俯拾皆是。偶得一奇巧之物,更是惊喜和快乐,足以慰藉平生,照亮前路。抬头,是星空浩瀚,俯首,看纹理细微,这探寻和收获的过程本身,不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与幸福吗?
所以啊,喂!那些还在自怨自艾,觉得头顶乌云密布,前路无光的朋友们!醒醒啊!听真切了:你的底气,你的脊梁,从来不由他人铸就,更非命数注定!它掌握在你——也只能在你——自己手中!不要依赖那些虚无缥缈的“运势”、“星盘”,也别再去仰仗所谓的“权威”、“靠山”!信你自己这双能劳动的手,这个能思考的头脑!请相信你自己,深深地相信,你本身就拥有改写剧本、创造奇迹的力量。
想想东坡先生,身陷牢狱,贬谪蛮荒,却能吟出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”!这是何等的豪迈!何等的硬气!这气概,非神佛所赐,乃是胸中丘壑,看透世情后的洒脱与坚韧!我这人信奉“科学”,但我并非将其当作神佛膜拜。科学,实际上不是信仰,而是方法论,这是脚踏实地的功夫,是一是一、二是二的较真,是破除迷信、实事求是的武器。坚信科学,尊重规律,砥砺自身,这些,才是我们于迷雾中前行,最可靠的依凭!
人活一世,草木一秋。与其随波逐流,怨天尤人,不如就在这摸爬滚打的实践中,淬炼出自己的“气势”与“心态”!当你内在真正坚固,如钢铁铸就,外在的风雨飘摇,又能奈你何?纵然跌倒,不过是拍拍尘土,嘿然一笑,就像抽奖一样:“再来一次!”。凡杀不死我的,终将使我们更加强大。不必等待什么“山花烂漫时”,就在此刻,就在当下,开始铸造你的脊梁,活出你的斤两!去行动,去证明,你,就是自己的英雄!
人活着就该这样,在实践中活出一种气势和心态来。当你真正拥有了这种由内而外的底气和积极心态,你会发现很多事情真的可以所向披靡,生活会变得完全不同。即使摔了一跤,你也会乐呵呵地笑,因为没关系,凡杀不死你的,都将让你变得更强大。
风雨送春归,飞雪迎春到,已是悬崖百丈冰,犹有花枝俏。俏也不争春,只把春来报。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。
期待你我盛开的那天,加油!